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公告 >> 医院新闻

让病人从精神重压中解脱

  • 时间:2009年7月2日
  • 浏览次数:2591

  

        6月2日早晨6点,盛泽镇荷花村二组,80周岁的沈阿根老太在大儿子的搀扶下,准时地等在村口。因患有尿毒症,沈阿根已不能自己行走。
  6点多,我院的专门接送车到达村口,沈阿根与大儿子上车。车子沿着固定的线路,又陆续接了几个病人,随后直接开往医院。7点,沈阿根与其他病人来到血透中心,例行检查之后,开始了血液透析。下午1点,做好血透的沈阿根,又被医院的车子送回家里。
  “我母亲每周二、周四来医院做透析,已经4年了。”在血透室外,沈阿根的大儿子告诉记者,他母亲自2004年被检查出患有尿毒症后,一直在做血透,我院血透中心成立之前,一直是在南麻做的。谈起这几年的治疗经历,他很是感慨:“如果没有这项惠民政策,还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支持母亲继续治疗。”
 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。以前做血透,在享受优惠之后每次还要350元,每周做一次,一年下来包括药费、检查费等至少要2万多元。而现在,每周做两次,每次自己只要掏20元,一年下来包括其它费用,总的只要4000元左右。
  沈阿根大儿子所说的惠民政策,是指吴江市惠民医院于2006年3月正式在我院挂牌,医院成立惠民病区和血透中心,为低保困难人群提供优惠治疗服务。按照该项优惠政策规定,低保或特困患者在该院进行血透,每次个人只要负担20元。
  “真是不错的,我们现在不用为医疗费发愁了。”沈阿根的大儿子说,他弟弟因患上白血病,在花费几十万之后,还是于去年去世了。他和弟弟的家庭都因病背负了很大的压力。
  住在八坼的周国新对惠民政策有着更深的体会。6月2日上午,他躺在我院血透中心的病床上,表情轻松地谈起了自己的病。
  今年36岁的周国新,在2000年做了肾脏移植手术,随后一直要做血液透析。“以前没有医保,也没有办低保,做血透要自己掏钱,每次400块,每周两次,还有医药费、营养费什么的,一年下来5万多。我家里本来就困难,哪看得起病啊?”周国新说,当时是有钱就去做血透,没钱就做不成,以至于身体状况很差,有一次做着做着就晕倒了。
  2003年的时候,村里给周国新申办了低保。2006年3月份开始,周国新就一直来我院血透中心做血透。按照目前的规定,周国新是低保加医保,他做血透个人不用掏钱。
  “因为做血透不用花钱,我平时打工挣的钱不仅可以支付得起检查费、营养费等,还可以贴补家里的生活。这样说吧,我可以养活自己,可以自己挣钱看病。”周国新说,经济上自给自足,这份满足的感觉太重要了,让他从精神重压中解放出来。“因为,人生了病,不仅要花钱,而且可能会成为家庭、社会的拖累。以前,每想到这里,我的精神负担就特别重。”
  血透中心主任于建华介绍,该中心成立3年来,血透机从开始的13台扩展到现在的40多台,透析患者从40多人增加到200多人,规模和技术已位于苏州的前列,截至今年5月底,已为4.5万人次的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疗。目前,除开展常规血透外,还开展了血液滤过、血液透析滤过等治疗。“我们中心用3年时间完成了别的医院十多年才走过的发展之路。”
  于建华说,我市不仅在政策上给予了患者优惠,患者看病负担大大减轻,而且医院从多方面提供便利措施,方便患者就医。比如,医院专门购置了2辆车,专门接送血透患者,一天下来,每辆车要行驶300公里以上;为减轻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,该中心为患者免费提供交费、配药、送样检验、办理出入院手续等服务,行走可以自理的患者不需要家属陪护就可以一个人来做血透;医院还特别为每位患者提供一顿免费午餐或晚餐等。
  “血透中心已经成为我市惠民工程的一个重要窗口。为办好这件惠民、利民的好事,截至去年底我们医院已累计投入1200万元。今年还将购置10多台透析机,达到55台的规模,加上其它投入,估计今年底累计投入会突破1500万元。”院长吕荣林说,为适应患者人数的逐年增长,医院在人、财、物等各方面都增加了投入。今年,医院已确定将引进数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充实血透中心,人员方面将达到医生9名,护士24名,勤工人员4名,“人员配置比普通科室都要多。”
  此外,我院4月份开设了肾病科,使得肾病治疗得以向前延伸。设立肾病科,可以为肾病患者提供规范治疗,遏止一些病症向尿毒症发展,从而减轻血透中心的压力,更让患者受益。该科还特别邀请省中医院的肾内科主任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、国家级重点学科肾病学科带头人孙伟教授,每月来坐诊一天。
  “到今年底,在我们中心治疗的血透患者预计将达到250人”吕院长说,随着病患的增加,车运能力已经跟不上,医院方面正在申请一辆几十座的大客车,用于接送血透病人。但最突出的困难,还是病房的不足。目前,该院在血透中心辅助用房不足的情况下,一再压缩辅助用房,使病床数扩展到80多个,但仍满足不了增长需求。而同时,其他科室的病房也面临紧张问题,一些病区的走廊上已住满了病人。
  吕院长认为,要解决血透中心病房紧张问题,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另外找块地方,单独建设一个血透中心,或者借用其它单位现有的剩余建筑,将血透中心整体搬出去。“这样不仅有利于血透中心的独立运行,方便患者治疗,而且可以为我们医院释放一些病房空间。”
  吕院长也表示,要想使血透中心真正规范、合理地运作,还需要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关心,尤其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。